日志样式

无人机直捣中火上空 科大生证实“逆温层”空污更严重

逆温层发生时,空气无法流通,PM2.5浓度便提高。   图:弘光科大/提供

弘光科技大学学生许明哲以无人机装载PM2.5、温湿度、GPS模块等传感器进入学校附近的台中火力发电厂上空,证实在逆温层时因空气垂直对流受阻,空污最严重,提醒民众在逆温层好发时,外出时要特别注意。

许明哲是弘光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卫生工程系大四学生,以“无人载具监测逆温层可行性的评估”为专题研究。指导老师、环安系副教授罗金翔表示,逆温层好发的时间在12月到翌年5月,发生在近地表低空,因逆温层阻挡空气的垂直对流,导致下方空气无法向上扩散,让污染物质囤积在下方影响空气品质,让污染更严重。

许明哲指出,现在收集大气数据的方法,是透过探空气球搭载监测设备收集数据再回传到雷达站,但是此方式成本高、机动性低,适合常态例行观测,对于实时观测特定污染源所导致的空气污染,效果不显著。但利用装设传感器的无人飞行载具监测气温与PM2.5随高度的数值变化,发现效果不错,不仅可以实时回传信息、机动性高、成本低,透过进一步数据分析,发现只要有逆温层发生便会导致脏空气无法飘散。

许明哲认为,学校邻近台中火力发电厂与中龙钢铁,特别适合利用无人机飞到这两个地区,观察逆温层对空污的影响。他说,太阳下山时海线地表会有“辐射冷却”现象,容易发生逆温层,因此选择晚上8点左右执行飞行监测,在台中火力厂周遭监测时,发现逆温层在240公尺的高度发生。

许明哲说,火力电厂烟囱高度约250公尺,发生逆温层后污染物向下扩散受阻,将会透过高空风吹把污染物飘散到较远下风地区;另外,在中龙钢铁附近监测发现,在190公尺高度开始发生逆温状况,中龙钢铁烟囱高度约143公尺,逆温发生的高度比烟囱高,导致排放的气体无法向上扩散,污染物对烟囱邻近区域影响较显著。

“只要气象条件符合,均可测得逆温的现象,显示利用无人飞行载具测量逆温层并评估PM2.5污染现况是可行的。”罗金翔说,如果使用无人飞行载具执行逆温层测量广泛运用,可以成为智慧城市环境物联网的一环,搜集污染源附近大气微气候与污染物浓度数据后实时公布,除了可以提供工厂降载的规划依据,也能预警提醒民众逆温层发生时,空污恐会比较严重,建议尽量减少外出并做好自身防护。

弘光科大环安系学生许明哲利用无人机测逆温层,发现逆温层发生PM2.5浓度便提高。   图:唐复年/摄